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观大物(上)-《星辰之主》
第(2/3)页
那确实是一个隐匿在虚空和重重梦境深处的庞然大物,它时刻不停地流变,没有具体的形态,展现出来的也只是一个模糊的侧面。
当它不与物质宇宙、具体人物发生连接的时段,有感无应,且无知觉。
它有一个力量运转的核心,那片诡谲的“尸骸丛林”,即所谓的“觉者休眠之地,孽梦造化之国”,里面储存、运化着“幻魇之主”权柄和力量……哪怕只是一部分。
就这样,一个横跨宏大时空,在“天渊灵网”体系内外尝试出入的巨大的“寄生体”,便在他眼前模糊呈现。
泰玉逐步完善对这样一个宏观巨物的描摹,不需要太精细,只需要完成类似于“生命草图”那样的简略速写。
收集、沉淀的信息在“雾气披风”上逐步交汇转换,“宏观”和“具象”做了有限但关键的对接。
通过这个,泰玉将发生在“佑冲星”上的一些具体事件,与这个“宏观巨物”联系在一起。
比如拓元城里那处“秘矿教派”的仪式现场,以及未能衔接上的“阴君邪神”;还有就是深藏在地底,似乎与世隔绝的“石魄”。
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具象直接,衔接上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里面充斥着模糊感和矛盾感。
但在宏观和具象的转换过程中,泰玉确定,“阴君邪神”也好、“石魄”也罢,确实围绕在这个宏观的“寄生体”外围,与之有着奇妙的同频作用。
或许,可以将之形容为某种“因果”。
察觉这种“因果”的,则属于是“古神的直觉”?
有了这种层面的认知,对泰玉来说已经足够,他并不深究其中的具体环节,只是用符合“大通意”的思维层次,对他观照的对象做一个基础总结:
一个深度寄生在“天渊灵网”体系内部的存在,但又尝试出离;
它时刻从“天渊灵网”覆盖的区域汲取养分,但在吞噬消化的过程中,也持续向外剥离、转化着什么;
其内部应该存在不同的派系,以至于有强烈矛盾感和撕裂感……
第(2/3)页